2024年,文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围绕“招小商”做实做细就业服务,盘活“家门口”的资源要素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。2024年,全州农村劳动力县内就地就近就业44.6万人,预计实现务工收入184.06亿元。
一是打造文山特色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。推广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“招小商”工作机制,让入驻工人天天有事做,成为多个领域技术能手,助力增收致富。拓展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服务功能,切实解决好就业、康养、就学、假期陪护等“一老一小”问题,提升入驻幸福指数。打造砚山县维摩乡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3.0升级版,投入150万元对砚山县维摩乡“幸福里”社区进行升级改造,建成可容纳产业工人400人、集吃住学行一体的“幸福里”社区。西畴县东升公社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被认定为省级首批11个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之一,获省级奖补资金200万元。富宁县恩泽源“幸福里”社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6家,累计为企业、合作社基地提供用工1100余人次。2024年,全州建成就业“幸福里”社区6个,为126户用工主体发布招聘岗位信息2.94万条,组织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2.52万人次。
二是建好用好“家门口务工车间”。以广南县作为全省10个“家门口的务工车间”试点为契机,锚定政策、资金、资产、资源、招商等关键要素精准发力,通过优化服务、政策赋能、盘活资产等举措帮扶车间扩容增岗,助推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,广南县自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已认定就业帮扶车间55个,带动就业5418人,其中脱贫劳动力688人。鼓励企业将生产加工环节延伸至农村,优先选择交通便利、劳动力集中的村庄布局,在村民家门口建设务工车间,采取“车间+农户”“车间+合作社”等经营模式,吸纳农村劳动力特别是留守妇女、老人等半劳动力就业,增加农民收入,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,2024年全州正常运行帮扶车间417个,吸纳36100人就业。
三是加强“零工市场”建设。加强标准化零工市场建设,在劳动力密集的园区、乡镇(街道)建设零工驿站,免费提供信息发布、求职登记、劳务介绍、政策咨询、技能培训、创业指导等线上线下就业创业服务,搭建好社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,主动靠前服务,求职模式由“站在街边等工作”逐步改变为“信息推荐送工作”,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,切实解决本地企业用工难、引人留人难、零工就业增收难“三难”问题。2024年建成零工市场10个,月均服务进场招聘用工主体645户、发布招聘岗位信息2.5万条。